第一百八十四章-《男排,男排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结果呢,长兴少体校是赢了,可金陵三中输了,据说过程很艰难,但胜就是胜了。

    这样就出现三支球队战绩相同,更戏剧的是,几队之间相互的比赛无论胜负场,都是打满三局。

    局数相同,再计算得失分,最后最不被看好的晋阳体校,反而后来居上拿到了小组第一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这一组的比赛比任何一组都要纠缠。

    而且,两支黑马碰到了一起,让原本多了不少关注的两队,更加的提起了人们的兴趣。到底是哪队更黑一点,更强势一些呢?

    “晋阳的这个副攻很好,他们整体进攻能打的金陵和长兴没办法,主要是靠他。而且他的拦网感觉应该不错,冲他这么高,看起来就挺很有压迫感……”

    晚上,蓬蠡队一队人在教练住处的外间小桌前围成了一圈。

    桌上摆着李教练整理的通过领队领导们收集来的几队资料,讨论着下一阶段的对手。

    桌子不大,只坐了5、6人,除了两位教练以外,就只有林幕和韩晨、李木恒三人,其他人都围在了他们的身边。

    此时,卢教练就着了解给队员们在大致的说着几支球队的情况。其中每家看起来当家的球员自然是重点。

    说到晋阳体校时,卢林特意的说起了这个副攻。

    林幕仔细回忆了一下第一天测评时所观察到的,这个副攻的确是给他印象比较深的人之一。

    第一感觉就是身高很高,他1米96,但遥遥的比下,对方绝对比他高了不少。

    看起来也很壮实,拦网高度和扣球高度都超过了标准线,可见在弹跳和身体敏捷上也不差。

    就身体素质来说,绝对的好。

    技术其实也不差,有这么高的身高,敏捷性不差的话,至少在扣、发、拦这几项中不会差了。

    现在拿到具体信息资料,看看上面的介绍,林幕根据记忆里的感受,对这位球员的感觉更直观了些。

    郭朋,82年9月出生,堪堪挂在了本次比赛的年龄界限上。至于为什么正好,这个不细究。

    既然来看,就看实在了。

    身高2米04,体重80公斤,虽然不算重,但毕竟是少年,还没到要彻底挂肉的时候。

    位置大副攻,发球以强势大力的跳发球为主。

    扣球点高,力量同样大,而且,在之前的比赛中也不是没有灵巧的一面。

    可以说,这样一个要身高有身高,要体质有体质,要技术力量也同样不差的球员,确实在青年层次中出类拔萃。

    也就是晋省的整体环境确实差了些,否则应该早就在国内的青年届出名了。

    不过,现在也不算默默无闻。

    领队刘泽处长的资料收集工作确实做的挺细,在最后还给球员备注了他之前的情况和可能接下来的情况,看起来花了不少功夫。

    而在这个郭朋的最后备注里写着,去年从晋阳体校入选晋省青年队,只是似乎有些问题,目前还不是注册运动员身份,也从未代表青年队打过比赛。

    而在最后也列出了一个信息,下阶段应该就会去八一了。

    既然刘泽处长能列出来,虽然说是可能,但基本应该是确定的。

    所以,其实力也是得到了一定层次的认可了。

    当然,就算之前不知道,现在应该也没人会不知道了。

    其实青年层次,除了极个别那种打某种体系的球队,比如东山那样打整体防守的,其他队基本都是有一两个足称领导的当家球员。

    即便是蓬蠡队现在的表现,外界人所看的,蓬蠡队也是林幕等一两个球员当家的球队。

    事实情况,不现场看,再多研究,很多东西不可能直观就看出来,比较出头强势的球员自然吸引了目光。

    因此,在研究别人的时候,也只能从当家球员这里来看了。

    不过,稍微有些预案性的计划和安排,倒也是应有之意。

    “林幕,你的感觉一向准,你说说看!”

    卢林说完了大概情况,在布置一些措施之前,点到了林幕的名。

    队友们也不奇怪,即便是后临时加入的,也习惯了这样的方式。

    教练确实下来的安排和布置,大家要坚决的执行。不过,在确定之前,会综合多方面的。

    自己的理论,以及球员的实际情况,或许也要再加上球员的意见。

    当然,这个“球员”,有些特指就是了。

    这个特指,自然是林幕这个队长,最多再加上半个韩晨和半个李木恒。

    队友们习惯了,林幕自然也是习惯的,他没有犹豫,直接道:“具体的情况,没打之前怎么也说不准。不过,那几个球员我当时在第一天的时候印象确实有。

    而且,从现在的这些资料来看,他们大多都是各队中的箭头人物。所以,我觉得他们球队的整体战术风格,应该会比较靠近球员的技术风格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