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二章-《男排,男排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蓬蠡体校队和津沽体校队的第二局比赛进入到最后阶段。

    卢林的主动暂停之后,重新安排战术的蓬蠡队,以打破自身和比赛节奏的方式开始了接下来的比赛。

    林幕两次强力的后排进攻,也向对手充分展示了他极其强势的一面。

    连下两分,22:21,终于将第二局的比分超出。

    “再看一个,再看一个!”

    场边球队区,    津沽体校队的主教练左手紧紧的抓着右手,按捺、控制着按下身边按钮的冲动。

    比分其实已经很危险,他还有一次暂停,本准备和对方僵持着打关键时候来用这次暂停,给与最后一击让对方措手不及的。

    现在确实是关键时候了,结果现在对方主动把打了快两局的节奏丢了,反而让他有些措手不及。

    他需要给点措施,但他想再稳着等一个,等到那个3号小孩轮转到前排,    看前后排的情况他才好决定该如何临时变动。

    蓬蠡队发球局得分,此轮位置不动,不过,好在3号已经是5号位,只要自家队伍这一次接发球得分就可以换发球换轮了。

    关键时候,津沽队教练的心里百转千结,内心里求稳,极其讲计划性、追求有把握才出手的一面占据了上风。

    他最终没有立刻行动。

    裁判哨响,比赛继续。

    李峰继续发球。

    依然的大力跳发,这一次,李峰选择的方向不再是自由人的区域。

    虽然前段时间力求突破的路不顺畅,但李峰多少也有了一些意识上的进步。

    只是大多时候,他的实力跟不上他的意识罢了。

    不过,这样的进步,使得他在在发球和扣球时,会有些观察和考虑。

    太多灵巧机变他打不出来,    或许将来也打不出来,但稍控制下的能力还是有的。

    李峰起跳后,他看到了对方接发球站位上的一些变化,前排的对方球员在站位上靠下了些。把原本较大的空间压缩了不少。

    再发这里,凭他的精准度,他的把握太低。

    他这次选择了打5号位和6号位之间,也就是对方接应和防守主攻的范围。

    不过,发球出手后,他就知道不好了,又一次为自己发球的不准而懊恼。

    李峰的发球速度和力量依然十足,不过正如他自己感觉的一样,不太准。

    打两人结合部的球,偏了些。

    津沽队的接应只是向左稍一移动就伸手够到了球。

    一传接起,这一次还控制的不错。

    津沽队的一传起来,场上的队员已经动了起来,二传落位,前排主攻继续换位,副攻同时在配合进攻。

    蓬蠡队半场,前排的三人是分别是罗一鸣、周庭和韩晨,    对方二传落位二号位,    离网不算太近,    吊球的可能性不大。

    因此,    他们三人在有意识的向另一边靠拢,随时准备防对方三、四号位的进攻。

    后排,李峰已经回场,他在协助温霄卿保障后场防守。

    在5号位,林幕被温霄卿和李峰两人“压缩”了控制区域。

    不过,他没有彻底脱离,在后场三米线附近移动,防止对方打到靠边的后区防守不及。

    他重心降低,一双淡然、透亮的眼睛牢牢盯住对面攻手的动作,见到他们跑,见到他们跳,他全副身心的看着对方的手臂以及手腕,不放过任何一丝细微的动作。

    这是他的强项,观察力和飞速运转的分析判断能力,或者说,也是他的天赋。

    强攻?

    小斜线?

    大斜线?

    打手出界?

    还是——

    津沽队主攻手再次横跨半场,从二号位换位到4号位,已经起跳,在空中腾转的身姿很顺畅。

    在林幕的观察里,此种情况,面对韩晨和周庭二人的拦网,如果是他,可以做很多选择。

    对方和他的技术不一样,但他从才也不会用自我意识给谁去定位,就像是别人也无法用固定的思路来定位他一样。

    即便再准确的定位,也不排除谁也打出超越自我的一击,因此,在防守时,他观察的十分细致。也为每一种判断在做准备。

    不过,自家的队友拦网和小温、老李二人的地面保障在那里,他需要考虑的范围无疑缩小了很多。

    他小碎步调整着,向左侧身后斜跨了半步,接着沉住重心。

    一个排球场长度为18米,宽度为9米,两个半场分别是9米*9米,总81个平方米。这么大的面积各种方式的击球可以选择的点何其多。

    球场上是6人,平均算起来每人需要负责的防守范围不到14个平方。如果伸开手臂,前后左右能敏捷的扑出去,能控制的范围也不小。好像这个范围不算太夸张。

    但真实的防守不是这么平均来算的。
    第(1/3)页